一位用生命歌唱的客家女詩人,寫詩、畫畫、詞曲與歌謠創作,曾于中時晚報開辟「閱讀生活專欄」,以客語及國語等語言創作歌曲六、七十首。「跟隨母親跳舞」榮獲臺北市第八屆客家文化節現代流行客家歌曲「作曲類」優勝獎;「七層塔的滋味」榮獲「2004新竹縣客家新曲獎」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第一名。 2004年于「紫藤廬」舉行「春日清吟——思容創作發表會」、頭份「黎屋伙房」舉行「夏夜 羅思容簡介: 一位用生命歌唱的客家女詩人,寫詩、畫畫、詞曲與歌謠創作,曾于中時晚報開辟「閱讀生活專欄」,以客語及國語等語言創作歌曲六、七十首。「跟隨母親跳舞」榮獲臺北市第八屆客家文化節現代流行客家歌曲「作曲類」優勝獎;「七層塔的滋味」榮獲「2004新竹縣客家新曲獎」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第一名。 2004年于「紫藤廬」舉行「春日清吟——思容創作發表會」、頭份「黎屋伙房」舉行「夏夜星空演唱會——思容演唱會」。 羅思容客家詩歌創作理念 一、遵循歌謠歷史脈絡。發乎自然、情動于中的抒情傳統。追求歌謠的質性之美,建構現代的歌謠美學。 二、以歌詩(即音樂和文學藝術)作為溝通交流之載體,以彰顯女性自覺、女性尊嚴和女性生命力創造力之人文精神樣態和省思。 三、以直覺、性靈、素樸的感通力量,歌頌自然、人文、生命之美。 四、通過音樂文學藝術之創作,關懷中國臺灣多元族群和諧共融的省思及生機。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秋原上的一支芒花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早春的一滴清露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母親溫暖的子宮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黑夜中召喚的愛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靈魂休憩的一方天地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一座橋、一條道路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一個世界、一個信仰 在許多歌詩和歌謠中確實見證這些力量。 萬事萬物皆有源頭,透過聲音和文字是否可以觸摸到生命的本質和美的最初顫動? 羅思容客家詩歌創作專輯發表會展演之意涵 更多>>